问:
|
什么是”在线新经济“?
|
答:
|
《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(2020-2022年)》首次对“在线新经济”概念做出定义,即指借助人工智能(AI),5G,互联网,大数据,区块链等智能交互技术,与现代生产制造,商务金融,文娱消费,教育健康,流通出行等深度融合,具有“在线,智能,交互”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。
|
问:
|
新在线经济”的指导思想是什么?
|
答:
|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,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,着力推进智能交互技术集成创新,业态模式创新,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,着力拉动消费新需求,着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,着力营造产业发展新生态。将加快在线新经济作为:
一、
|
超大城市的有效推进疫期防控和疫后经济复苏的重要落脚点。
|
二、
|
满足生产生活升级需求的技术场景赋能产业转型的重要发力点。
|
三、
|
强化科创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重要结合点。
|
|
问:
|
在线新经济”的行动目标是什么?
|
答:
|
聚焦一年,着眼三年,集聚优势资源,围绕重点领域打造四个“100+”。到2022年末,将上海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、国内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。
一、
|
集聚“100+” 创新型企业。加快培育100家以上掌握核心技术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成长性创新企业,聚焦支持10家左右创新型头部企业和领军企业发展。
|
二、
|
推出“100+” 应用场景。推出示范效应好、带动作用强、市场影响优的在线新经济应用场景,进一步集聚用户流量,带动新产业发展。
|
三、
|
打造“100+” 品牌产品。打造美誉度高、创新性强的在线新经济品牌产品和服务,推动一批新产品先行先试,加快创新产品市场化和产业化,不断推陈出新、迭代升级。
|
四、
|
突破“100+” 关键技术。创建一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,人工智能、5G、互联网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,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。
|
|
问:
|
“新在线经济”有哪些发展重点领域?
|
答:
|
“新在线经济“发展重点集中在以下12个重点领域,即无人工厂;工业互联网;在线金融;在线文娱;在线展览展示;生鲜电商零售;“无接触”配送;新型移动出行;在线教育;在线研发设计;在线医疗。而这12个重点领域又可以分为三类:
一、
|
第一类是因疫情倒逼而新催生出来的新业态新模式(无中生有),体现“新”,包括远程办公、“无接触”配送等。这些领域疫情发生前规模很小,或者说是基本没有,但市民对“无接触”生产生活的需求,催生了一批新的企业和新的模式。
|
二、
|
第二类是将线下成熟的业态模式转移到线上线下相互融合(有中启转),体现“转”,包括在线展览展示、在线教育、在线医疗等。受疫情影响,现场逛博物馆、参加展览会、健康咨询等线下活动基本停了,而借助新技术手段,实现线上服务不停步。
|
三、
|
第三类是已有模式在疫情期间得到发展壮大(转中做大),体现“大”,包括无人工厂、工业互联网、在线文娱、生鲜电商零售等。这些模式疫情前已经存在,但因疫情产生的线上需求激增。
|
|
问:
|
《行动方案》的落实保障措施有哪些?
|
答:
|
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:
一、
|
加大统筹协调力度。围绕在线教育、医疗健康、生鲜电商等在线新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瓶颈,强化产业创新协调机制,发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、市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等的统筹协调功能。
|
二、
|
实行包容审慎监管。探索适用于新业态新模式“沙盒”监管措施,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门槛,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。探索扩大免罚清单等容错监管方式。
|
三、
|
着力强化公共服务。提升“一网通办” 服务能力,优化 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完善 “随申办” “市企业服务云” “市投资促进平台” ,推广统一身份认证,支持电子印章、电子合同、在线签署等模式创新。
|
四、
|
探索新型人才从业评价。支持有条件的区域和企业探索在人力资源、创意设计等方面跨界合作新模式,开展自由职业者税收征管模式创新,允许电子商务经营者以网络经营场所申办个体工商户。
|
五、
|
建设在线新经济生态园。结合人工智能、数字经济、工业互联网等国家级创新载体创建工作,按照全市产业地图布局,打造一批特色鲜明、功能错位、相对集聚的在线新经济生态园,构建以在线新产业为核心,集平台、技术、应用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,营造在线新经济发展良好生态。
|
|